其他页面banner图
澳宇公告/Notice  
联系我们
澳大利亚澳宇移民留学
服务热线:​​0061410479795
0061416816805 0061410479795 0061416816805 

网址: http://www.auskymigration.com  
服务邮箱:lin@auskymigration.com Dav@auskymigration.com auskyhui@icloud.com tenglu_99@yahoo.com  
留学服务

孩子的悲哀,在于要承受父母的生活焦虑

来自:wubaiyi
今天我看到这样一条消息: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9点,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,如果还没有做完,对剩下的作业,学生可以选择不做。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说,“推出中小学生作业管

今天我看到这样一条消息: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9点,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,如果还没有做完,对剩下的作业,学生可以选择不做。

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说,“推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标准,也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。推迟到校是一方面,让学生早一点睡觉,同样重要。”

这条消息对于学生族来说,的确是个好消息。然而,让我感到惊奇的是,有学生说:那也没用,我爸妈肯定不会同意的。

<<1>>

-全民焦虑的时代下

孩子成了父母攀比的资本-

尽管惊奇,但我不难想到其中的原因。大概就是因为父母怕自己的孩子晚上不写完作业,会跟不上别的孩子吧,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周一到周五上学已经够累了,家长们还是想着周末送他们去各种补习班一样。

跟不上别的孩子?我看未必。

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,这样的结论,或许就是来源于父母的焦虑。那么中**长为什么会这么焦虑?

其实说白了就是攀比心理。中国人本身就是一个攀比心很重的民族,在开始还没有孩子的时候,我们喜欢对比车子、房子,甚至是我们的另一半。有了孩子之后,我们发现连普通的老百姓都在给孩子施压上北大清华的梦想,那么这时大家更是会互相攀比。

在许多中国父母的眼里,孩子的成绩好,就会让自己有可炫耀的资本。我们想要孩子的成绩好,就像我们想要一辆好车一样。如果有****邻居的孩子考了全班**,那家长们反过头来就会和孩子说:“你看,隔壁家的孩子都考了全班**,你可不能输给他。”

这样一来,孩子就开始紧张了。他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比不上别人,而惹得父母生气,于是孩子也潜移默化开始喜欢对比了,除了对比吃的、穿的,还要对比成绩,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

<<2>>

-责怪孩子的同时

先反思一下自己-

让许多外国人不解的是,为什么孩子都很少会“反抗”,争取自己想要的?说到这个问题也实在无奈,这是因为中**长的心态,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品,我有资格来规划你的衣食住行,规划你的未来,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,有了这么一个非常堂皇的理由后,孩子就会被“驯”服。

在《奇葩说》这个节目里,有一期话题叫做“我这是为你好”。其实这是很多中**长对孩子,或者老师对学生,或者老板对员工,总之是上位对下位的一种特别直接的思维模式。

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思维?是焦虑,体现在我们培养孩子上**大学也好,都是希望孩子的生存条件好一点。但俞敏洪也这样说过:孩子的生存条件好与不好,其实跟他自己的爱好是结合在一起的。

在这个智能时代,我们曾经担心过:孩子出生在一个互联网、智能时代,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不会不如从前的人?但是矛盾的是,我们在规划孩子的生活时,也恰恰忘记了一件事情:给他们自由。如果孩子被死死的规定住,不让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发展,且不谈他能不能快乐,那他的创造力、想象力,又该去哪里释放呢。所以,我们在责怪这一代人的同时,应该反思一下自身对下一代人的影响。

<<3>>

-可怕的事情

是父母把生活焦虑转移给了孩子-

相比于国内,80%美国孩子都是过得比较轻松愉快的。美国的教育更鼓励独立,因此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,孩子也便有了更多发挥自己的空间,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国孩子的创造力大多比中国孩子的强。

马东在与俞敏洪谈论教育的时候就说过:可怕的事情是我们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。

他举了自己母亲的一个例子:我母亲今年76岁了,她在家里面的爱好就是关灯,不管哪个屋的灯亮了她就要关掉。我说:妈,这个灯是节能灯,就是你一开一关其实并不省电,还会损耗灯的寿命。你看它亮着其实是非常低耗电的,反而是节约的。我妈说,好,我懂了。然后又关上了。

她是没法改的,因为在她成长的年代里,电是非常珍贵的资源,节约用电是她童年的烙印。她没有摆脱贫困贫乏的烙印,因此也容易将此转移给下一代人,这就是一种焦虑转移。

然而,很多中**长还是没有意识到:我们的孩子成长的环境跟我们不一样,他不必如此,我们对于**,对于索取,对于成功,对于财富的那些需求,跟孩子的不一样。

马东老师说:贫困贫乏会在我们心里留下烙印,比如我们习惯了囤集东西,在教育孩子上,就表现在爸爸妈妈特别拼命给孩子赚钱,或者给孩子囤集各种能力,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,请各种各样的老师。

而这,其实只是家长的焦虑。孩子的可悲,就在于要承受父母的生活焦虑,所以他长着长着也开始像当年的大人一样,开始跟同伴竞争比较,继而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。

<<4>>

-少一些世俗攀比,

多一些关心与疼爱-

那么,父母能做什么?

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:父母离婚后,女儿跟了母亲,母亲尽管疼爱女儿,但却将无尽的烦恼和焦虑倾诉于仅仅10岁的女儿,包括婚姻、职场、钱财。

有时候,女儿会问妈妈:“妈妈,你说的这些我感觉不太懂。”

妈妈:“没事的孩子,你不用懂,但你是妈妈的小棉袄,说出来我也觉得心里舒服多了。”

后来的结果,就是孩子每天感受到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焦虑,心态上几近崩溃。你说孩子她有权利拒绝母亲的苦水吗?有,但是在这个喜欢道德绑架的时代,貌似也没有。

这只是一个例子,我相信在中国的社会里还有无数这样的家庭。而的受害者,其实是这些承认着父母生活焦虑的孩子。

的确,要改太难了。但是在这里,我还是姑且一试,提醒各位父母们,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下,少一些世俗攀比,把自己的日子过好,然后去尽努力缓解孩子的压力和情绪,让孩子保持对生命和未来的热情。

如果你阅读到了这里,且有所同感或自省的话,那不妨这段时间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脾气,一点点的把转移焦虑变成转移幸福吧!


版权所有:澳大利亚澳宇移民留学            Code of Conduct
浮动广告